Europe-China Today

BBC:科学家警告气候变化造成的高温高湿天气更有致命危险

当高温天气中空气湿度达到35度或以上时,人体排汗降温能力会迅速下降甚至停止而导致器官衰竭,即使身体最强壮的人在大约6小时左右也会死亡。

最新研究发现,高热和高湿的天气结合现象是最危险和最致命。

研究气候变化的科研人员一直警告说,地球再过50年将出现“近乎不适宜居住”的高温天气。

气候变化似乎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它与你我的现实关系远比你想象的还要近,因为极端天气已经在悄然发生。

为什么极端气候如此重要,哪些人风险最大呢?

根据发表在美国《科学进步》期刊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高温和高湿结合的危险天气已经在全球显现,虽然有时它只持续几小时,但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已经越来越高。

研究人员分析了从1980年至2019年来自全世界近8000个气象站的每小时数据。结果显示,一些沿海亚热带地区的极端高热和高湿天气的频率增加了一倍。

这里值得关注的是,高热和高湿的天气结合现象是最危险和最致命。

最受影响地区

这种极端天气组合已经开始在印度、孟加拉和巴基斯坦的大部分地区、澳大利亚西北部、红海沿岸以及美国加利福尼亚湾的墨西哥沿岸频繁出现。

其中,在沙特阿拉伯的达曼市、卡塔尔的多哈市以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拉斯海玛市还出现了最高,具有潜在致命的高温高湿读数多达14次。

与此同时,东南亚、中国的华南地区、加勒比海和非洲部分地区也受到影响。

此外,极端天气近年来也数十次影响美国东南部,比如,德克萨斯州东部海湾地区、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阿拉巴马州和西佛罗里达狭长地区。其中,新奥尔良和比洛克西市受到的影响最大。

多热算致命?

要想弄清多热高温才算危险致命,我们首先要弄懂两个概念:温度与湿度。

通常,世界上大多数官方气象站都使用两个温度计来测量天气状况,即温度与湿度的读数。

而平时我们在电视天气预报中或天气预报APP中所看到的主要是温度读数。

另外一个重要天气读数则是湿度,它测量的是空气中的相对湿度。通常湿度都要比温度低。

而对人类来说,高温与高湿的天气组合最危险,有潜在致命的风险。

这就是为什么湿度(也是我们平时所感觉的温度)至关重要的原因。

因为我们体内的正常温度为37摄氏度,但实际上我们皮肤表面的温度通常是35度。

这种温差使我们可以通过出汗来给身体降温,凉爽下来:即通过汗液消除体内多余的热量。

但当空气中的湿度增强,就会影响人体的这一自我调节功能。

特别是当湿度达到35度或以上时,人体汗液蒸发放缓,人通过排汗降温能力也迅速下降。

在极端情况下,它甚至可能停止。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除非人能躲到有空调的房间。

否则,人体无法散热,会导致器官衰竭。即使身体最强壮的人在大约6小时左右也会死亡。

2015年,气象人员在伊朗城市马赫夏赫尔港测得的湿度逼近35度,温度则为43度。

但是,根据最新研究,波斯湾一些城市的湿度曾十几次达到了35度的峰值,并每次持续了一到两个小时。

研究人员说,虽然这种现象仍相对罕见,但主要发生在2000年以后。

在《科学进步》上发表的这份报告指出,过去大多数关于气候变化的研究都没有认识到这种局部的极端天气现象,因为研究人员通常注意的是大范围和较长时期内观测到的平均温度和湿度。

该报告的主要作者,哥伦比亚大学的雷蒙德(Colin Raymond)表示,在2100年之前,湿度达到35度的天气会在一些城市地区成为普遍现象。

不仅如此,雷蒙德说他们的研究显示,在一些局部地区这一极端天气已经发生了,尽管每次持续时间比较短暂。

谁的风险最大?

这种极端天气大多集中在密闭的海洋、海湾和海峡沿岸地区,该地区蒸发的海水为热空气提供了充足的水分,增加了湿度。

研究显示到2100年,印度、孟加拉和巴基斯坦的大部分地区将接近人类生存极限的临界点。

雷蒙德表示,希望这些研究数据不但帮助人们了解谁最危险,并及时发出警告。 而且,还能帮助人们更好的做准备,比如提供空调设备、减少室外劳动以及采取长期有效措施等。

然而,该研究报告的联合作者霍顿(Radley Horton)表示,那些处于极速变暖的贫穷地区令人担忧。霍顿说,因为他们没有防暑设备。

穷国的许多人连电都没有,更别提空调了,因此风险最大。

霍顿表示,当地的许多人以农业为生计,每天从事户外繁重的劳动。仅这一事实就可能使一些受影响最严重地区基本上无法居住。

而如果气候继续变暖,得不到有效控制,这种高温高湿天气还会越来越多。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气候学家舍伍德说,这些测量结果表明,与我们从前所评估的正相反,人类的安全空间已经很小了。

Categorised in: 今日世界, 健康, 社会, 科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版权声明

今日中欧网是由中欧新闻社主办的新闻门户网站,欢迎转载本网原创文字和图片 (有特别版权声明之篇目除外),但请务必注明 “转载自今日中欧 EC Today (www.ectoday.eu)。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