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China Today

一中国副省长拿下100万美金科学大奖

“2020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今天上午揭晓,张亭栋、王振义获得“生命科学奖”,卢柯获得“物质科学奖”,彭实戈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每个奖项的单项奖金约700万元人民币。

对于卢柯的获奖评语写道:奖励他开创性的发现和利用纳米孪晶结构及梯度纳米结构以实现铜金属的高强度、高韧性和高导电性。

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一直是材料物理领域中最核心的科学问题之一。通常材料的强化均通过引入各种缺陷以阻碍位错运动来实现,但材料强度提高的同时会丧失塑性和导电性,这导致了材料领域著名的长期未能解诀的材料强度与塑性(或导电性)的倒置关系。如何克服这个矛盾,成为国际材料领域几十年以来一个重大科学难题。

卢柯及其研究团队发现了两种新型纳米结构可以提高铜金属材料的强度,而不损失其良好的塑性和导电性。

这个发现突破了强度-导电性倒置关系并开拓了纳米金属材料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纳米孪晶强化原理已经在多种金属、合金、化合物、半导体、陶瓷和金刚石中得到验证和应用,成为具有普适性的材料强化原理。

卢柯团队还发现了金属的梯度纳米结构及其独特的强化机制。梯度纳米结构可有效抑制应变集中,实现应变非局域化,其拉伸塑性优于普通粗晶结构。具有梯度纳米结构的纯铜样品其强度较普通粗晶铜高一倍,同时拉伸塑性不变,也突破了传统强化机制的强度-塑性倒置关系, 被应用在工业界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卢柯于1965年出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主任。另外,身为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的卢柯还于2018年10月当选为辽宁省副省长。

新华社2018年3月曾刊文介绍卢柯:16岁上大学,30岁成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博士生导师,38岁被增选为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最近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职业科学家,是他的自我定位。

文章说,扎根东北的卢柯,十分关注当地的振兴发展。他认为,“对辽宁来说,全省工业增加值的三分之二来自与材料关系密切的装备制造、冶金、化工三大行业。我们要促进原创,要补基础,从整个科学基础、技术基础补起,从根上抓起,努力把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建成世界级高水平的研究平台。”

尽管早早成名,卢柯仍然坚持在一线研究、教学。卢柯认为,科学研究是兴趣驱动的学习过程,是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艺术,理想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动力。这些年,他都会给每一位毕业生送一本名叫《博士还不够》的书,告诫学生,从博士到科学家,路还很长。

另外,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身为辽宁省副省长的卢柯也奋战在第一线。

7月23日晚,大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大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九次集中发布。就目前大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和防控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大连发布 微博消息:副省长卢柯7月22日携省疾控中心专家组专程来连指导防控工作,亲自现场部署指挥,同时省卫生健康委组建了50人流调队伍、10人消毒队伍和8支核酸检测队伍,驰援大连疫情防控工作。

(观察者网/2020-09-06)

Categorised in: 今日中国, 科学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版权声明

今日中欧网是由中欧新闻社主办的新闻门户网站,欢迎转载本网原创文字和图片 (有特别版权声明之篇目除外),但请务必注明 “转载自今日中欧 EC Today (www.ectoday.eu)。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