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China Today

梁源法:飘荡在异域的心声 -浅议华侨华人称谓

资料图片:本文作者梁源法,资深媒体人,欧洲时报前总编辑。

近一段时间以来,一个话题在海外华侨华人社会里引起人们的热议。那就是关于生活在海外的几千万华侨华人的称谓问题。

据说前些时候,中国国内的一些公知们对生活在海外的广大华侨华人称谓问题发表了“高见”,大意是:华侨是指生活在海外仍持中国护照的中华儿女,他们属于中国人;而华人是指已加入了外国籍的原中华儿女,他们已不再属于中国人了,云云。

此番言论一出,在海外华侨华人中激起了较大的反响,绝大多数已加入了当地国籍的华人和华裔后代,都不认同他们这种简单、武断的说法。多数人的看法是:因为在海外生活的各种原因和需要,他们加入了所在国的国籍,他们虽然不再持有中国护照,不再具有中国公民的身份,但是他们血管里流淌着的仍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仍是一名具有中国血统的中华儿女,即中国人。不能因为他们加入了外国籍而取消了他们作为“中国人”的资格!

国籍和民族属性是两回事

因为,一个人持什么国籍和这个人的民族属性是两码事。在法国,一些法国人因各种原因,他们侨居或生活在世界各地,不少人也加入了当地国籍。但是他们从来也不会认为因为生活环境等诸多原因而加入了当地国籍,自已就不再是法国人了。法国政府和法国社会也不会否定这些人作为一名法国人的资格与属性。当然,法国是承认双重国籍的,有些人虽然加入了外国籍,一般他们仍然保留法国籍,这样,他们仍是堂堂正正的法国人更不成问题。

说实在话,就象我生活、工作在法国已几十年了,认识的法国朋友也好,不认识的法国人也好,他们见到我,聊起来时一般都地会说你是“中国人”,不会因为你已加入了法国籍而说你是“法国人”的!

据前些年中国有关部门统计,海外的华侨华人已近6000万之多,分布在各大洲一百九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中仍持中国护照的约占百分之十左右,而已加入外国籍的则约占百分之九十左右。有些中国人生活在国外已经好几代了,他们大部份已加入了当地国籍,这是长期在当地生活的需要。那些仍保留中国国籍的华侨,据说大多数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出来的。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少所在国政府对移民的政策也有所调整和松动。象法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做生意创业要成立一个公司,政府明文规定持牌人必须是法籍的,不是法籍的不能担任公司注册法人。所以不少华侨如果想开公司做生意,就一定要找一个法籍的人来帮忙当持牌人。而到了九十年代后期,法国政府新规定:只要有正式居留,外籍人士也可以做公司持牌人。这样,不少仍保留中国籍的华侨,也可以自己做持牌人注册成立公司,不用再求助于人了;保留中国籍的回国也方便,仍可亨受国人待遇,不用象已加入了法国籍的人那样,每次回中国时都必须申请入境签证。

保留中国籍的也好,已加入外国籍的也好,绝大数生活在海外的中国人,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他们在民族感情上都是与自己的祖国(祖籍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远的不用去追溯了,从新中国成立开始,一直到现在,中国某个地区如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海外的华侨华人总是在第一时间动员起来,尽自己之力,支援受灾地区的人民。在这种情况下,海外的中华儿女何曾分过自己是“中国籍”还是“外国籍”?

“华人”、“华人”,既然带有一个“华”字,那就和中华民族脱离不了关系。这里的“华”就是“中华”,那么“华人”也就是“中华人”,即“中国人”了,这难道不是明明白白的事情吗?华人加入了外国籍,在法律上不再是中国公民了,也不能享受中国公民的待遇,但是作为中国人的民族属性,则是谁也剥夺不了的。

请注意:不要把“中国人”与“中国公民”混同为一个词来谈,千万不要轻意将加入了外国籍的华人排除出“中国人”的行列,这种不负责任的说法往往会极大地伤害了广大海外华人的心!

“持外国护照通道”比“外国人通道”更科学合理

讲到这里,又使我忆起了一个老话题:将海外华人划归为不是“中国人”而是“外国人”的,实际上早就存在的了,那就是中国各个入境口岸的边检。

此话怎讲?我已在法国生活了几十年,也加入了法国籍。没有退休之前,每年我总是要有一、两次回国,有时为了工作,有时回去看望年迈的父母与家人。对海外儿女来说能回到中国,总是一件十分高兴的事。但是,每次国际航班落地,当我走下飞机,通过口岸边检时,心中总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惆怅,因为通往边检的两条通道用大大的中文字写着“中国公民通道”与“外国人通道”(下面都注有英文字),因我持的是法国护照,当然不能走“中国公民通道”,而只能走“外国人通道”。但是,我心里却有点愤愤不平:我只是持外国护照的中国人啊,怎么回到中国,反而要以“外国人”的身份入境?我不知道,与我同样在国外讨生活、持外国护照的兄弟姐妹们,在那样的场合下会不会产生过这种沮丧的感慨?

我到过世界不少国家,一般国家的口岸边检通道都是标着“持本国护照通道”和“持外国护照通道”。我觉得这样的标法是科学的也是合理的,它是以持什么护照为准,而不管你是什么人。如果中国在这方面也与世界接一下轨,将口岸边检通道改成“持中国护照通道”和“持外国护照通道”的话,那样就比较合理了。回到中国,我下了国际航班飞机,再经过“持外国护照通道”时,就会心安理得了:因我持的是外国护照,所以我应该走“持外国护照通道”,但这不会否定我是中国人而要变成“外国人”才能入境啊!

在我的印象里,这么多年来,每次中国与海外华侨华人互动时,或者需要海外华侨华人参与或出力时,从来都不会在他们中间一定要区分什么“华侨”还是“华人”的。

称“海外侨胞”有人情味

现在,国内的一些文宣机构在讲到或称呼在海外生活的中国人时,有时称呼华侨华人,有时只称海外华侨,有时又只称海外华人。象总部设在香港的“凤凰电视欧洲台”,在一些新闻节目播报时,主持人有时常常只用“海外华人”来概括生活在海外的中国人,把“华侨”两字都省掉了。严格地说,这样的称呼来代表生活在海外的全体中华儿女显然是不完整的。

能否用一个比较准确又让人感到亲切的名字来称呼广大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几千万华侨华人呢?我记得,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读中、小学时,新闻媒体在报导有关海外中华儿女的方方面面时,一般都是统称为“海外侨胞”,听来贴心、亲切且有温暖感!这个称呼在中国大陆有的地方、有的场合也一直在沿用,但好像出现得比过去少了,而多数都被“华侨华人”或“华人华侨”所代替。

在涉及到法律、政策、理论等文字时,或者在官方的正式文件上,需要讲明华侨、华人之间的区别时,当然可以说明“华侨”、“华人”这两个词的不同含义。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用“海外侨胞”一词来概括称呼生活在海外的华侨华人,是否更有人情味一些?

(2021-08-05)

Categorised in: 今日世界, 今日华人, 政治, 文化, 社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版权声明

今日中欧网是由中欧新闻社主办的新闻门户网站,欢迎转载本网原创文字和图片 (有特别版权声明之篇目除外),但请务必注明 “转载自今日中欧 EC Today (www.ectoday.eu)。谢谢!